《入法門論》科解(二十五):魔
阿王諾布帕母 著
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
一、釋義:梵語魔羅,斷慧命故,常行放逸,而害自身(P.407)
(一)障礙:障阻成就
(二)撓亂:撓亂心智
(三)破壞:破壞善事
(四)奪命:奪人之命
二、分別:(P.408-410)
(一)蘊魔(五蘊魔) 色等五蘊,為眾惡聚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二)煩惱魔 貪等煩惱,迷惑事理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三)業魔 業力驅使,為善惡業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四)心魔 我慢我疑,起邪念見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五)死魔 壽命有限,妨修行道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六)天魔 自在天主,作諸障礙,害人修道,妨成就者
(七)善根魔 執己善根,不更增修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八)三昧魔(禪定魔) 執所得定,不思精進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九)善知識魔 慳吝於法,不能開導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(十)菩提法智魔 於菩提法,起智執著,障蔽正道,害慧命者
三、對治:(P.412)
(一)念三皈五戒
(二)持誦般若經
(三)誦菩薩戒本
(四)持誦治魔咒
四、法理:(P.410-414)
魔言奪命者,有內外之分,然諸法無性,外境皆心顯
當知魔亦然,實無內外別,方便善巧故,妨成就者是
從大乘法言,為深位菩薩,以方便力現,教化諸眾生
若知相虛妄,無執伏魔考,劣根障重者,痴惱難解脫
佛魔性一體,未悟則為魔,若執著佛境,不能見如來
住般若正念,自心不分別,真空即妙有,由然悟菩提